跳轉到

📊 台股資料流向與7層分析架構整合

概述

延續股票資訊分析堆疊架構(7-Level Stock Information Stack),本文詳細說明台灣股市的資料流向(Data Stream)、資料路徑(Data Path),以及各層級間的資料傳遞關係。透過系統化的資料流架構,投資人可以理解從原始資料到最終決策的完整流程。

資料流向總覽

層級 資料來源類型 更新頻率 資料傳遞方向 下游應用
Level 1 🔸結構化財務資料
🔸公司公告事件
📅每月/每季定期 ➡️ L2預期調整
➡️ L3籌碼反應
➡️ L6驗證回測
基本面評分
估值模型輸入
Level 2 🔸法人研究報告
🔸預測共識資料
📊事件驅動更新 ➡️ L3資金流向
➡️ L6預期差異
市場預期基準
修正動能追蹤
Level 3 🔸交易所即時資料
🔸集保結算資料
⚡每日/即時 ➡️ L5情緒指標
➡️ L7部位調整
籌碼強弱判斷
進出場時機
Level 4 🔸總經統計資料
🔸政策公告
📈月度/季度 ➡️ 全層級風險調整 系統性風險評估
產業輪動判斷
Level 5 🔸社群爬蟲資料
🔸搜尋趨勢
🔄即時監控 ➡️ L3逆向指標
➡️ L7風險控管
極端情緒識別
逆向操作時機
Level 6 🔸回測驗證結果
🔸模型輸出
🔬批次處理 ➡️ L7策略優化 策略有效性驗證
參數調整建議
Level 7 🔸整合決策輸出
🔸風險調整建議
🎯即時運算 ➡️ 執行層 最終投資決策
部位配置指令

Level 1-3:基礎資料流(Foundational Data Flow)

資料事件時程與路徑

資料事件 發生時間 資料路徑 處理流程 傳遞至層級
月營收公告 每月10日前 MOPS ➡️ 資料庫 ➡️ 營收模型 1. YoY/MoM計算
2. 產業比較
3. 趨勢分析
L2: 調整預期
L3: 追蹤法人反應
季度財報 * Q1 財報- 6 月 -約 6 月下旬
* Q2 財報 - 9 月 - 約 9 月下旬
* Q3 財報 - 12 月 -約 12 月下旬
* Q4 / 年報 - 次年 4 月 - 約 4 月下旬
MOPS ➡️ 財報解析 ➡️ 財務模型 1. 財務比率計算
2. 品質分數
3. 同業比較
L2: 預測修正
L6: 驗證準確度
法說會 財報後14天 公司公告 ➡️ 文字分析 ➡️ 情緒模型 1. 關鍵字提取
2. 語調分析
3. 指引解讀
L2: 更新展望
L5: 市場反應
三大法人買賣 每日15:00 證交所 ➡️ 即時資料庫 ➡️ 籌碼模型 1. 買賣超統計
2. 連續性分析
3. 資金流向
L5: 散戶對比
L7: 部位調整
融資融券 每日20:00 證交所 ➡️ 籌碼資料庫 ➡️ 散戶指標 1. 融資使用率
2. 券資比計算
3. 軋空機會
L5: 情緒判斷
L7: 風險評估
集保股權 每週六 集保中心 ➡️ 股權資料庫 ➡️ 集中度模型 1. 股東人數變化
2. 大戶持股比例
3. 籌碼集中度
L3: 主力動向
L6: 籌碼驗證

資料整合流程圖

[原始資料層]
    ├── 財務資料(MOPS、TEJ)
    ├── 交易資料(TWSE、TPEX)
    └── 研究資料(券商、外資)
[資料清理與標準化]
    ├── 資料驗證
    ├── 格式統一
    └── 異常處理
[特徵工程層]
    ├── 技術指標計算
    ├── 基本面指標
    └── 籌碼面指標
[模型運算層]
    ├── Level 1: 估值模型
    ├── Level 2: 預期調整模型
    └── Level 3: 籌碼評分模型

基礎層資料依賴關係

Level 1 (基本面)
    ├── 營收數據 ──影響──> Level 2 EPS預測調整
    ├── 財報品質 ──影響──> Level 3 法人進出決策
    └── ROE趨勢 ──影響──> Level 6 長期報酬預測

Level 2 (預期面)
    ├── EPS修正 ──觸發──> Level 3 籌碼變化
    ├── 目標價調整 ──影響──> Level 5 市場情緒
    └── 評等變化 ──導致──> Level 7 部位調整

Level 3 (籌碼面)
    ├── 法人動向 ──反映──> Level 2 預期變化
    ├── 散戶指標 ──連結──> Level 5 情緒極端
    └── 籌碼集中 ──預示──> Level 6 價格動能

Level 4-5:情境資料流(Context Data Flow)

總經與市場情緒資料路徑

資料類型 資料源 更新機制 影響層級 應用範圍
央行決策 央行網站 季度定期+臨時會議 影響L1估值(折現率)
影響L3資金(成本)
全市場系統性調整
經濟數據 主計處/經濟部 月度公布 更新L4景氣位置
調整L7風險權重
產業配置比重
產業數據 研調機構 不定期報告 修正L1成長預測
調整L2共識預期
個股α值計算
情緒指標 社群/搜尋 即時爬蟲 產生L5逆向訊號
觸發L7風控機制
短期進出場
外銷訂單 經濟部 每月20日 預測L1未來營收
調整L4產業展望
電子股配置
PMI指數 中經院 每月1日 判斷L4景氣位置
影響L7持股比重
景氣循環操作

資料串流架構

[外部資料源]
    ├── API串接
    │   ├── 總經數據API(FRED、主計處)
    │   ├── 市場數據API(Reuters、Bloomberg)
    │   └── 社群數據API(PTT、Dcard)
    ├── 網頁爬蟲
    │   ├── 新聞情緒分析
    │   ├── 論壇討論熱度
    │   └── 搜尋趨勢追蹤
    └── 檔案匯入
        ├── 研究報告PDF
        ├── Excel數據表
        └── 產業報告

[即時處理管道]
    ├── Kafka串流處理
    ├── Redis快取層
    └── PostgreSQL持久化

情境層資料相互作用

Level 4 (總經資金)
    ├── 利率變化 ──決定──> 資金成本
    ├── 匯率走勢 ──影響──> 外資動向
    └── 產業週期 ──驅動──> 類股輪動
    [交互影響]
Level 5 (市場情緒)
    ├── VIX指數 ──反映──> 恐慌程度
    ├── 當沖比率 ──顯示──> 投機熱度
    └── 社群熱度 ──預示──> 散戶動向

Level 6-7:整合與決策資料流

驗證與回饋機制

驗證類型 資料輸入 驗證方法 輸出結果 回饋路徑
預測準確度 L1-L2預測vs實際 MAE、RMSE計算 準確率報告 調整L1-L2模型參數
訊號有效性 L3-L5訊號vs績效 回測勝率統計 訊號品質分數 優化L3-L5權重
風險控管 L4總經+L5情緒 VaR、壓力測試 風險指標儀表板 更新L7風控閾值
策略績效 L7建議vs實際報酬 Sharpe、Calmar 績效歸因分析 策略參數最佳化

決策整合流程

[多層資料匯集]
Level 1-3 基礎面分數 ──┐
                      ├──→ [特徵向量整合] ──→ [機器學習模型]
Level 4-5 情境面指標 ──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決策規則引擎]
Level 6 驗證回饋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    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風險調整模組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最終決策輸出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執行指令]                   [監控儀表板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買賣訊號                   • 即時績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部位大小                   • 風險指標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• 停損停利                   • 異常警示

實務應用案例:台積電資料流

每月資料流循環

[第一週]
外資目標價更新 ──→ L2預期調整 ──→ 共識目標價重算

[10日前]  
月營收公布 ──→ L1營收動能更新 ──→ L2預測模型調整 ──→ L6準確度驗證

[15日前]
董監申報 ──→ L3內部人信心指標 ──→ L7風險評估調整

[每日收盤]
三大法人買賣超 ──→ L3籌碼健康度 ──→ L5散戶比對 ──→ L7部位微調

[季報後]
財報公布 ──→ L1財務品質評分 ──→ L2預期差異分析 ──→ L6模型校正
法說會 ──→ L2展望更新 ──→ L4產業位置確認 ──→ L7策略調整

資料流時序圖

時間軸 事件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Level 4-5 Level 6-7
T 營收公布 📊更新營收 - - - -
T+1hr 市場反應 - 📈調整預測 💰法人買賣 📱社群討論 -
T+1day 券商報告 - 🎯目標價更新 📊籌碼變化 - 🔍驗證預測
T+3day 資料整合 - - - - 🎮策略調整

資料品質與維護

資料品質檢核表

檢核項目 檢核頻率 品質標準 異常處理
完整性 每日 缺值率<5% 插補或剔除
時效性 即時 延遲<30分鐘 切換備援源
一致性 每日 交叉驗證誤差<1% 人工審核
準確性 每月 與官方資料誤差<0.1% 資料源校正

資料治理架構

[資料治理委員會]
    ├── 資料品質小組
    │   ├── 日常監控
    │   ├── 異常處理
    │   └── 品質報告
    ├── 資料架構小組
    │   ├── 架構優化
    │   ├── 新源評估
    │   └── 技術升級
    └── 業務應用小組
        ├── 需求收集
        ├── 效果評估
        └── 流程改善

技術實作要點

資料管道設計原則

  1. 即時性優先:關鍵資料(如三大法人)採用串流處理
  2. 容錯機制:每個資料源都有備援方案
  3. 版本控制:所有資料變更都有追蹤記錄
  4. 監控告警:異常狀況即時通知相關人員

系統架構建議

[資料收集層]
    ├── 排程爬蟲(Airflow)
    ├── API Gateway
    └── 檔案監控
[資料處理層]
    ├── ETL Pipeline(Spark)
    ├── 串流處理(Kafka)
    └── 快取層(Redis)
[資料儲存層]
    ├── 時序資料庫(InfluxDB)
    ├── 關聯式資料庫(PostgreSQL)
    └── 文件資料庫(MongoDB)
[應用服務層]
    ├── REST API
    ├── GraphQL
    └── WebSocket

關鍵成功因素

資料流設計重點

  1. 層級獨立性:每層可獨立運作,降低耦合度
  2. 雙向驗證:上層預測由下層驗證,下層異常觸發上層調整
  3. 時間同步:確保跨層級資料的時間一致性
  4. 權重動態:根據市場狀況調整各層級權重

實施建議

階段 重點工作 預期成果 時程建議
Phase 1 建立L1-L3基礎資料流 自動化財務分析 3個月
Phase 2 整合L4-L5情境資料 市場情緒監控 2個月
Phase 3 實作L6-L7決策系統 智能投資建議 4個月
Phase 4 優化與擴展 持續改善 持續進行

總結

透過完整的7層資料流架構設計,我們可以:

  1. 系統化處理:將複雜的投資決策分解為可管理的資料流程
  2. 即時反應:快速捕捉市場變化並做出相應調整
  3. 持續優化:透過回饋機制不斷提升預測準確度
  4. 風險控管:多層級驗證降低單一指標誤判風險

本架構不僅適用於個別投資人,也可擴展為機構等級的投資決策系統。

相關文章

留言